近年來,以“15分鐘吃上名廚菜”為推銷口號的預制菜走紅,成為食品行業的“新寵”。經濟發展與生活方式改變,推進廚房革命,預制菜肴迎來黃金時代。
據相關數據統計,2020年我國預制菜及其相關產品的市場規模達千億元,在過去五年的復合增長率高達30%以上。疫情之下,預制菜行業在餐飲和居家消費市場推動下將迎來發展風口,呈快速發展態勢。
食品伙伴網創新研究中心梳理了預制菜行業發展狀況、匯集了監管政策及現行標準等資料,調研了行業內重點品牌及其產品情況、線上平臺市場情況,形成預制菜行業研究報告,在2023年來臨之際,特發布《2022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報告》,供行業參考。
報告精彩內容展示
01、預制菜的發展歷程
預制菜起源于美國,成熟于日本。相比美國預制菜市場的發展和西式預制菜的易標準化,日式預制菜的復雜度對中國預制菜企業而言,更具有參考意義。因為日本飲食結構與中國飲食結構存在一些差異性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中國飲食結構的復雜性也注定中國預制菜企業會走向復雜的發展道路。
在20 世紀90年代,隨著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進入中國,我國開始出現凈菜配送,并以此為基礎開啟了菜肴的工業化進程,預制菜由此拉開了帷幕;但由于條件不成熟,行業整體發展較為緩慢。
進入21世紀后,深加工的半成品菜肴企業開始出現,但發展較為緩慢;2014年開始,經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消費方式漸變,外賣興起的條件下,預制菜迎來首個增長期,國內預制菜行業B端進入放量期。
近年來,隨著冷鏈技術的快速發展,預制菜行業配送障礙開始逐漸消除,受外賣經濟、物流體系完善、宅家/懶人經濟、疫情等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預制菜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期,除了外賣餐飲行業,個體消費者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
02、預制菜的定義與分類
目前,在國家層面的法規和標準中并不存在這一定義。從市場上預制菜產品的種類來看,大多數預制菜源于傳統的烹飪菜肴或者屬于傳統烹飪菜肴的配料,我國早期將預制菜以方便休閑、預調理肉制品等形式出現。
關于預制菜在行業內有多種定義,2020年04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行業標準《方便菜肴》(QB/T 5471-2020),并于2020年10月01日實施。
該行業標準中規定,方便菜肴是指以一種或多種食用農產品及其制品(包含水果及其制品、蔬菜及其制品、食用菌及其制品、谷物及其制品、豆類及其制品、藻類及其制品、堅果及籽類、肉及肉制品、水產動物及其制品、蛋及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為原料,配以或不配以調味料等輔料,經相關工藝加工(預處理、加工烹制或不烹制)而成,并在一定溫度條件下進行貯存、運輸及銷售,即食或非即食的預包裝菜肴。
表1-3 我國行業內關于預制菜產品的不同分類情況

資料來源:食品伙伴網整理
03、預制菜相關政策
中國預制菜行業監管體制主要是政府主導監管,行業指導和自律輔助監管,企業自治,共同致力于預制菜行業長遠健康發展機制的構建。目前,國家與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政策的支持下,預制菜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期。
?。?)國家層面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93號)和農業農村部發布的《關于加快農業全產業鏈培育發展的指導意見》(農產發[2021]2號)中均提到“預制菜肴”概念。
2022年05月,在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指導下,國家農產品加工產業科技創新聯盟成立預制菜專業委員會,旨在加強預制菜核心技術、設施裝備、改良工藝等領域的科研單位及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
?。?)省級及地方層面
在省市級及地方層面,部分地區單獨出臺食品安全及質量提升與生產許可的配套文件,也還陸續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來扶持地方預制菜產業的發展,如山東?。撼闪⑷珖讉€省級預制菜產業組織——山東預制菜產業聯盟,同時規劃建設高端預制菜食品產業園等。
04、預制菜行業重點品牌情況
2020年至今,預制菜領域備受資本青睞,多家企業獲得了融資,拿到的融資數額都在千萬級別以上;預制菜市場潛力大,目前尚未出現全國性的龍頭企業。產業鏈各環節的大型企業,爭相布局預制菜。
預制菜行業主要參與者可大致分為:專業預制菜企業、上游原材料企業、速凍食品企業、餐飲企業和零售企業5種類型。不同類型的參與者擁有不同的產品類型和渠道模式,以及各自的競爭優劣勢。
報告發布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