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告】2020年中國代餐食品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
【報告類型】免費
【訂購熱線】18905354716
【報告簡介】對代餐食品行業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采用與科學分析模型,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
摘要:
對代餐食品行業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采用與科學分析模型,全面而準確地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報告主要分析了代餐食品行業的競爭現狀、需求狀況及增長態勢;代餐食品行業運營狀況;代餐食品產業鏈市場投資機會和潛力;同時,佐之以全行業近5年來全面詳實的一手連續性市場數據,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代餐食品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于國家統計局、商務部、財政部、工信部、華經市場研究中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代餐食品市場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資代餐食品市場相關行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和投資指導工具。
目錄
第一章 代餐食品的發展概況3
第一節 代餐食品的定義3
第二節 代餐食品的分類4
第三節 代餐食品發展的歷程4
第二章 中國代餐食品行業發展環境分析5
第一節 中國代餐食品行業政策環境分析5
第二節 中國代餐食品行業社會環境分析5
第三章 中國代餐食品行業發展狀況分析6
第一節中國代餐食品行業發展狀況分析6
第二節 中國代餐食品行業的市場規模分析6
第四章 中國代餐食品上游狀況分析7
第五章 代餐食品消費者狀況分析8
第六章 中國代餐食品行業的市場格局9
第七章 代餐食品行業發展前景與趨勢預測11
第一節 健康化是所有食品的發展大趨勢11
第二節 以代餐為代表的功能性產品在向食品化方向做變革11
第八章 代餐食品市場投資可行性分析及投資建議12
1、賽道的特殊性讓產品與模式的重要性超越團隊12
2.產品與模式:更偏向于能夠取悅中國胃的產品12
正文
第一章 代餐食品的發展概況
第一節代餐食品的定義
所謂代餐(又名替餐、代餐食品),顧名思義就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代餐除了能夠快速、便捷的為人體提供大量的各種營養物質外,具有高纖維、低熱量、易飽腹等特點。如利用魔芋為原料生產的鮮花派、五谷雜糧輾磨的雜糧粉。
事實上,每個人對于“代餐”的理解不盡相同。年輕人之所以吃代餐,是因為時間等因素限制,以及長期吃垃圾食品等不良飲食習慣,導致年輕人有一定的健康訴求需要被滿足。
第二節 代餐食品的分類
所謂代餐食品,指的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見的代餐食品分為日常代餐和功能代餐兩大類別。日常代餐在當前的市場滲透率較高,需求更加大眾化;而功能代餐則以減肥、塑身等功能性需求為目的,在細分品類上更加多元,如代餐奶昔、斷糖飲食、蛋白能量棒、防彈飲料等等。
代餐食品的分類
類別
目的
舉例
日常代餐
便捷飽腹
谷物、麥片、餅干、零食等
功能代餐
減肥、塑身
代餐奶昔、斷糖零食、蛋白能量棒、防彈飲料等等
代餐的產品有許多型態,當做卡路里控制餐使用時,所有代餐都有相同的效果,因此在選擇代餐時,要選最適合自己口味、食用時機及脂肪含量最少的產品,并在食用前先詳讀標示,才能發揮代餐的效果。常見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以及代餐粥等。
代餐食品的具體形態
固態
粉、棒、餅干等
半固態
果凍、奶昔、粥類等
第三節 代餐食品發展的歷程
最早的代餐可以追溯到航天實驗室的能量棒,后來在專業的運動員之間流行。而最具代表性的代餐產品是成立于2013年的Soylent,硅谷碼農Rhinehart厭倦了吃飯這件事,決定自己動手做出一種可以代替吃飯的東西,通過查閱資料他把各種人體需要的營養以可沖泡粉末的模樣放進袋子里,并將配成的漿糊命名為Soylent置于網上眾籌。
代餐源于西方,是一個標準的舶來品,后來傳入減肥圈。一部分早期從業者從中發現商機,看到代餐對正餐的替代性,并大肆宣揚或暗示其推出的相關代餐產品具有減肥功能,讓這類產品在減肥人群中日漸風靡起來。
第二章 中國代餐食品行業發展環境分析
第一節 中國代餐食品行業政策環境分析
2020年7 月 15 日,深圳市消委會發布了《2020 年輕食代餐粉比較試驗報告》。報告顯示,有4 款樣品部分營養指標的實際檢測值與其標簽標示值不符:營養指標測評結果證明,中糧天科、Smeal、網易嚴選、碧生源四款樣品部分營養指標的實際檢測值與其標簽標示值不符,未達到GB 28050-2011《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的要求。
事實上,為了市場的有序發展,中國營養學會在今年也發布了國內首個《代餐食品》的團體標準,規定了代餐食品和部分代餐食品的技術指標,對代餐食品所含的能量、蛋白質、脂肪、以及其他必需成分都做了詳細規定。
目前市面上代餐產品大多類屬于代餐粉、營養奶昔、能量棒等。不同代餐品牌的產品,若是歸屬于同一類,比如王飽飽、好麥多、歐扎克,都是將麥片、果干、酸奶等元素匯集在一起,在口感、包裝、營銷等方面無一不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實在讓消費者難以區分。
第二節 中國代餐食品行業社會環境分析
中國肥胖人群規模在2019年已經達到2.5億人以上,肥胖引起的健康問題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逐漸提升的形體健康意識使健康瘦身市場進一步擴大。
第三章 中國代餐食品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第一節中國代餐食品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實際上,因為“貴且難吃”“同質化嚴重”等問題,讓曾經大熱的輕食品牌一度陷入冷凍期。2018年前后,先后有沙拉日記、甜心搖滾沙拉等多家企業關停,同時也有好色派沙拉、米有沙拉等多家品牌收縮至區域市場。
這是一次市場大淘洗。根據美團點評數據顯示,2018年輕食類消費訂單量同比增長75%;同店數量則從2017年的600多家增長至3500多家,同比增長近5倍。這意味著,市場需求滿足不了規模的增長,必然迎來一輪閉店潮。
在線下輕食洗牌之際,發力線上渠道的代餐品牌乘勝追擊,在2019年迎來“代餐市場元年”。
這一年,巨頭紛紛試水代餐市場:中糧發布具有減肥代餐功效的餅干新品;樂純推出兩款分別命名為“肌膚知道” 和“瞬間啟動”的代餐粉;旺旺發布了旗下的健康零食品牌Fix Body;百草味推出子品牌“今日能量”系列產品…… 創業公司密集布局:5月,代餐奶昔品牌“Smeal”天貓旗艦店開售;同期,體重管理代餐品牌“超級零”的“三日 燃卡餐”盒子上線;10月,ffit8推出輕體蛋白棒、蛋白瓶切入市場。渠道品牌如Keep、薄荷健康也相繼推出輕食系列產品。
第二節 中國代餐食品行業的市場規模分析
代餐產品屬于功能型瘦身食品,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功能型瘦身食品市場規模達1945.3億元,預計2023年增長至4020.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9.9%。代餐產品從膳食方面進行營養科學搭配,健康性較強。隨著中國投入該領域的企業增多,市場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
食品行業研究中心分析,2017年,全球代餐市場達到661.6億美元,其中美國達到246億美元,預計美國2022年會達到300億美元。2017年,中國達到571.7億人民幣,預計2022年會達到1200億人民幣。
第四章 中國代餐食品上游狀況分析
代餐食品中很多上游供應商能為品牌方提供從研發到采購,再到生產的完整解決方案。換言之,大多數新興代餐品牌不需要自己搭建一個研發或產品團隊,只需把品牌、渠道及營銷推廣等方面做好即可。
但這種情況下,代餐品牌之間特別容易陷入產品同質化競爭的狀態。很多代餐奶昔品牌雖然都給上游 供應商提一些需求,但后者一般是基于比較類似的配方進行調整,最終出來的產品就很難形成較大的差異化。
目前,大多數新興代餐品牌的供應鏈趨同,工廠能完成絕大多數的ODM需求,由此帶來的結果是產品很類似,代餐品牌只能在營銷層面下功夫,但這并不長久。
一個品牌想實現突圍,必須在產品上真正契合消費者的需求,做出差異化才行。目前,很多代餐品牌都在加大線上渠道投放,導致行業獲客成本不斷提升。在高獲客成本情況下,怎樣提高用戶復購,已然成為各家當前面對并急需解決的問題。